推薦閱讀
掃一掃 下載天堂念APP

春節習俗:祭祖行孝的發展與意義
作者: 南京萬慕網絡科技
發布時間:2021-01-29
瀏覽量:
春節是中華傳統節日中很重要的一個節日,入了臘月,忙活了一年的人們,又開始為過年做準備,殺豬宰羊,漿洗灑掃,蒸饅頭,做年糕,買年貨,走親訪友,貼福字,粘對聯,掛門神,很是熱鬧。

熱鬧之余,春節期間還有一項重要的傳統禮儀活動--祭祖。自古,中國人就有慎終追遠的傳統,過節定不會忘記要祭拜一下逝去的先人,春節祭祖更是隆重講究。身份地位,地方習俗的差異,導致祭祖的形式也會不同,皇家太廟祭祖,權貴大戶宗祠拜祖,一般人家,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上香跪拜。祭祖形式的多樣化,標志著沒有一個標準的祭祖模式存在,都是圍繞同一個中心“感恩追始,祈求保佑”展開的行孝行為。身份地位越是高,祭祖儀式越是盛大,以清代皇家祭祖為例。
清代皇家祭祖,在除夕前一天,早上。據文獻記載,康熙帝在這一天躬詣太廟祭祖,致祭畢,回宮(《康熙起居注》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丁未)。在祭日之前,需致齋、視牲、書祝版、設樂舞及供品于前殿,并設好神座。祭日當天,日出前七刻(日出前1小時45分),按照禮制由王公二人率領一眾人分別到后殿和中殿將遠祖和太祖以后帝后的神牌請到前殿神座合祭。
皇帝盥洗就位,祫祭儀開始,讀祝詞、上香、獻酒、迎神、奏樂獻舞(分三次即初獻、亞獻、終獻)。禮樂畢,皇帝飲酒接受祭肉,又稱為“飲福受胙”,即接受先祖神靈的福祉,撤饌(祭祀禮儀即撤席),率領群臣行三跪九叩禮,送燎,即焚燒玉帛等祭奠,進行祗告。再由王公二人率領宗室眾人將各先祖神位請回中殿、后殿。

民間春節祭祖雖不似皇家這般隆重,但也不失莊重。一般,在除夕,會在正廳掛上家譜或是祖先牌位,設桌上香,擺供品,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飯。我國的祭祖傳統,從遠古時代的祖先崇拜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它獨有的文化特色,經過幾千年的實踐證明,祭祖已不單單是道德層面的“飲水思源”行為,或是信仰層面的“神祖保佑”, 而是一種生命智慧。
我們從祖先那里繼承下來的除了決定性格、容貌、體格等基因,還有祖祖輩輩生命中所具有的成功的、富有的、智慧的等信息,祭祖是在滋養祖輩,同時也是在有效地激活我們從祖先那里繼承來的好的生命信息。祭祖蘊含的生命智慧,是幾千年來人類智慧的結晶,由剛開始的朦朧意識,復制先人行為,到如今的知之而為之,這就是祭祖文化傳承千年不滅的秘密。

祭祖形式多樣,方式也多變,傳統的祭祖方式,在現今時代,成本高、污染大等,存在諸多不便。而網絡平臺的諸多優勢,讓為祖輩行孝的祭祖儀式變得更加方便快捷、綠色文明、莊嚴圣神?!洞榷魈煜隆防没ヂ摼W及科技手段實現祭祖祈福,并在網絡世界中創造的一處永恒的風水寶地,包含著生命體所需要的各種美好信息,將祖上供奉在圣潔美好的環境中,祖上更受恭敬和尊重。
- 上一篇:春節的來歷及習俗
- 下一篇:沒有了
- ?
-
掃碼下載